1200万炮弹到位,俄即将总攻?美军高层提议:为中国,放弃乌克兰

德国《图片报》近日披露,俄罗斯总参谋部已将“夏季大决战计划”上交克里姆林宫。计划核心是:集中兵力,在夏季天气有利条件下,打出一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突袭。

两个关键信号显示俄军总攻准备已进入最后阶段:朝鲜援助的1200万发炮弹和3万名士兵正在到位;俄罗斯打击节奏明显加快。

与此同时,美国五角大楼内部传出惊人提议:为集中力量应对中国,美国应考虑放弃乌克兰。俄乌战场硝烟弥漫之际,一场关乎全球格局的战略大调整正在幕后上演。

1200万炮弹到位,俄即将总攻?美军高层提议:为中国,放弃乌克兰

当前俄乌战场局势已进入关键转折点。专家分析指出,乌东防线正在瓦解,面临三重致命裂痕。

卢甘斯克成为首个被俄军100%控制的乌克兰州。顿涅茨克的关键枢纽康斯坦丁诺夫卡和波克罗夫斯克陷入三面包围,一旦两地失守,意味着乌军在顿巴斯的最后补给命脉被掐断。

在哈尔科夫方向,俄军已经开拓出缓冲区;而在苏梅地区,5万俄军配合朝鲜炮兵猛攻2000公里边境线。这里没有坚固工事,乌军被迫用“人肉防线”填补缺口。

乌军内部危机四伏。2025年前五个月,官方登记逃兵已超9万人,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形成“逃亡-强征-再逃亡”的死亡循环。

乌克兰士兵在电报频道哀叹:“我们不是在战斗,而是在被屠宰。俄军无人机像蝗虫一样覆盖天空,而我们的子弹只够撑三天。”

1200万发炮弹的到位成为改变战场平衡的关键变量。韩国情报部门证实,朝鲜已秘密向俄罗斯运输了如此庞大的弹药数量。

这一数字令人震惊——炮弹在战场上消耗极为迅速,1200万发足以支撑俄军发起一场大规模、长时间的攻势。

乌克兰国家防务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在基辅办公室展示战场报告时坦言:“这些都是性能卓越的武器,朝鲜有能力进行昼夜不停的生产。”

自2023年9月以来,乌方监测到4艘俄罗斯货船往返朝俄港口达64次,运输炮弹数量高达400到600万枚——远超俄罗斯国内230万枚的年产量。

展开全文

朝鲜炮弹已占据俄军前线弹药的40%,造成了乌军近三个月60%的伤亡。除了炮弹,朝鲜还可能派遣3万名士兵直接参与作战任务。

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正以超乎想象的效率运转。每月有3万合同兵涌入战场,征兵广告甚至贴进西伯利亚矿井。

尽管俄国防部已连续三个月未涨薪资,报名者却只增不减——经济衰退让参军成了“高薪职业”。

俄罗斯本土军工也完成逆袭。曾依赖伊朗的“沙赫德”无人机如今月产突破3万架,这些廉价自杀式无人机昼夜不停消耗乌军防空导弹。

基辅市民在避难所嘶吼:“爱国者系统?我们连它的影子都没见过!”

火力代差的残酷现实正在战场上显现。俄军目前每天发射至少6万发炮弹,而乌军火力因西方援助断档严重萎缩,双方火力比一度达到惊人的15:1。

面对俄乌战场的新态势,美国内部正出现前所未有的战略分歧。美国副防长科尔比明确表示:“中国才是美国最大对手”。

科尔比指出,美国已经没有力量同时应对欧洲、中东和亚太局势,必须进行取舍。鉴于中国才是“最大对手”,将乌克兰舍弃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需要为此犹豫不决。

五角大楼内部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派人马认为必须大幅度提升对乌军援,让俄罗斯普京政府“付出代价”;另一派则认为,是时候放弃乌克兰了,因为他们在美国战略中只是一个“棋子”。

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也令人玩味。7月14日,特朗普公开宣布,若俄罗斯未能在50天内达成协议结束俄乌冲突,美国将对俄征收100%关税。但美俄贸易早已因制裁脱钩,2024年美俄贸易额仅35亿美元,占美国外贸总额0.06%。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正深刻影响对乌政策。特朗普面临来自昔日盟友马斯克的政治压力——马斯克组建“美国党”,利用旗下社媒平台“X”,不断用“爱泼斯坦案”制造舆论浪潮施压特朗普。

特朗普在“爱泼斯坦案”上的躲避态度引发了许多“MAGA派”人士的不满,他们甚至愤怒地焚烧印有“MAGA”标志的纪念品,与特朗普拉开距离。

“MAGA派”更希望美国集中精力解决国内问题,而不是再次卷入海外冲突。在巨大的压力下,特朗普可能不得不认真考虑“放弃乌克兰”的问题。

同时,美国对乌军援实际到货率不足40%,承诺的F-16战机至今未现身战场;欧洲的炮弹产能仅完成目标30%,德国坦克部队在波兰边境因零件短缺趴窝。

在此敏感时刻,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中国,引发全球关注。拉夫罗夫此行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但更重要的是就俄乌局势向中方“交底”。

普京明白与中国保持良好沟通至关重要。在欧美和乌克兰对中国的关注度提升的背景下,泽连斯基甚至对中国的几家企业进行制裁,试图阻止中国帮助俄罗斯。

拉夫罗夫在台海问题上明确表态:俄罗斯支持中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这一表态体现了俄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支持。

在天津会议期间,拉夫罗夫必然会向中国传达普京对于俄乌局势的看法以及俄罗斯接下来的战略考量,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误解。

俄乌战场局势已经进入“临界状态”,其发展将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美国失信于盟友,欧洲被迫提出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标志着西方主导的安全体系正在瓦解。

特朗普的“100%关税威胁”本质是政治姿态大于经济武器。若其同步实施针对中印等俄能源买家的500%二级关税法案,可能推高全球能源价格15%-20%,冲击印度、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

1200万炮弹到位,俄即将总攻?美军高层提议:为中国,放弃乌克兰

俄罗斯则通过资源绞杀战巩固优势:俄军控制顿巴斯85%煤矿、扎波罗热核电站,以及全乌70%锂矿。当乌克兰试图用稀土矿抵偿西方债务时,俄军无人机精准炸毁了运输车队——这些矿产最终将通过黑市流入莫斯科金库。

俄乌冲突的本质矛盾依然无解:特朗普试图以“交易式外交”解决冲突,但双方核心诉求无妥协空间——俄要求领土承认,乌坚持收回失地。

评论